全館即時榜

編輯推薦

特價

佛國明珠重璀璨-慈濟斯里蘭卡援助

NT$449

慈濟長期於斯里蘭卡推動志業,《經典雜誌》與《慈濟月刊》長期持續關注報導,並側寫許多動人的志工義行與當地個案故事。
作者:邱淑絹、陳世慧、林翠蓮等著 編者:慈濟人文
攝影:蕭耀華、林炎煌等
ISBN:9789866292088
2011.4初版/ 176頁/ 20x27cm/ 精裝/ 彩色

10 件庫存

89折 省下 NT$50
SKU A106-002N 分類: , ,

描述

二○○四年十二月的南亞大海嘯,造成數十萬人喪命,斯里蘭卡也深受其害。慈濟基金會在海嘯後前往斯里蘭卡南部的漢班托塔,提供長達七週的緊急醫療服務、搭建帳棚、居家訪視濟貧,並援建六百五十戶永久屋提供失去家園的災民入住,興建慈濟中學和職訓所、診療所等公共設施。

南亞大海嘯發生迄今已超過六年,許多救援團體或組織早已陸續撤出災區,但慈濟對該災區的救援行動仍未終止,持續撫慰災民的心理陰霾、提供大型醫療義診服務。

《經典雜誌》與《慈濟月刊》長期持續關注報導慈濟人在斯里蘭卡災區所付出的最動人心弦,最感人肺腑,最能表現人類互助的這段可貴史詩,用圖片、用文字與真誠與愛撰寫編輯成冊,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展現人類更具前瞻的希望與宏觀的未來。

目錄

【序】

還君明珠更璀璨──斯里蘭卡的蒙難與重生
撰文/王端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目錄】

珍珠,或淚珠──斯里蘭卡的宗教、歷史與現況
斯里蘭卡慈濟志業推動概況
走在最前,留下不走──斯里蘭卡海嘯賑災緣起及紀實

那天早上,惡水走過天堂──海嘯後的漢班托塔
慈濟的賑災醫療服務
明天,我們還在──慈濟志工的故事

在海岸線,燃起希望燭光
新市鎮、家門口 重新迎接幸福和夢想──大愛村啟用
栽花供佛——皮里馬強達耕耘生機家園
搭棚賣煎餅——伊立亞斯的家計有著落
珍藏162與菩提葉——慕拉斯丁開起大愛村第一家雜貨店
痛的感覺沒了,只剩寬慰的笑

直到今天,我們仍在──慈濟中學啟用
一千個日子的堅持──成就建築品保的幕後志工
為大地留下美麗藝術品──林世欽預約重返日
穿梭叢林間的慈悲腳步──訪視濟貧工作

自然純樸之境,有愛持續守護
拉納普拉義診
脊椎側彎女孩,抬頭挺胸迎新生──海外就醫
安迪利尋親及安家──濟貧關懷
老查理斯的新房──援助建屋

 

【序】

還君明珠更璀璨──斯里蘭卡的蒙難與重生

文/王端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地震、海嘯、核災是最近常被談起的話題。

台灣地處太平洋地震火環帶,對大小地震已不陌生,尤其經過長期大小地震的淬煉,台灣民眾似乎對地震已經習以為常,不把地震當回事。

但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一場天搖地動的強烈地震在台灣的中部發生了,這場災情慘重,災區廣泛的強震,再度喚醒了台灣民眾對地震的危機意識,那段期間,台灣民眾人心惶惶,談震色變。

此後,台灣對於地震的警覺性提高了,對於各種地震的訊息與災情也開始給予更多的注意與關心,對於地震災區民眾的屋倒家毀,親人生離死別的傷痛心情,也更能感同身受。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伊朗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六的強震,千年古城巴姆市毀於一夕,百分之八十的建築倒塌,數萬名民眾傷亡,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大自然威力的難以阻擋。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慈濟人抱著人傷我痛的心情馳援了巴姆城。

事隔一年後,也就是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一場芮氏規模更大的強震在印尼蘇門答臘外海發生了,這場芮氏規模九點零的強震,引發了印度洋大海嘯,有如排山倒海的海嘯,沿著印度洋海岸舖天蓋地,席捲而去,從南亞到東非,綿延數千公里,有十二個國家遭波及,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固然無一倖免,即便是距離較遠的印度、斯里蘭卡也受創甚深。

這場世紀性的南亞大海嘯,慈濟人的救援當然沒有缺席。印尼、馬來西亞、泰國都由當地慈濟人馳援,而遠在印度洋彼岸的斯里蘭卡,台灣慈濟人救援與關懷的腳步也快速而到位。

當時,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上人正好行腳台北關渡園區,印尼亞齊發生強烈地震引發大海嘯的訊息很快傳來,上人即刻召開緊急會議,成立賑災指揮中心,除了指示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慈濟人嚴密注意災情,了解各地的受災情況外,並明確指示,印尼、馬來西亞與泰國慈濟人負責當地災情的匯報與救援,而斯里蘭卡則由台灣組成的賑災團隊急赴災區。

以台灣慈濟人為主幹的斯里蘭卡賑災團,成員包括慈濟志工、醫護人員與媒體工作人員計三十五人,這是慈濟人的足跡踏進斯里蘭卡的第一步,也是慈濟在斯里蘭卡最緊急、最危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有謂「患難見真情」,慈濟就在斯里蘭卡患難中與她結下了不結之緣。

對台灣民眾來說,斯里蘭卡或許是相當陌生的國度,當然也有不少人知道,斯里蘭卡是個深具悠久歷史與高度文化的佛教國家,全國二千萬人口當中,百分之七十是佛教徒,受到佛教的長久薰陶,老百姓顯得和善溫柔,國家雖窮,人民的生活水平雖然不高,但那種謙沖知足的社會氛圍,讓人倍覺可親。事實上,斯里蘭卡人民不僅溫文和善,歷史不衰的愛心聲名也遠播各國,眼角膜的無私捐贈,不知造福了多少失明的病人,挽回了多少家庭的歡樂,這就是斯里蘭卡的可敬可愛之處。與斯里蘭卡人民相處日久,對他們的了解日深,對這個地處赤道區內,面積六萬六千平方公里,約台灣兩倍大,同屬島國的斯里蘭卡,經過六年多來的接觸與互動,慈濟人已成功的用大愛搭起了兩個島國之間的友誼橋樑。

從南亞大海嘯發生後的第三天,慈濟正式踏上斯里蘭卡漢班托塔受到海嘯摧殘的災區進行急難救援開始,屈指算來也有二千多個日子了,從最困難的緊急救援,到安心、安身與安生三階段賑災計畫的陸續完成,慈濟人無不一步一腳印,將賑災工作鉅細靡遺做到最務實、最徹底、最有效率、對災區災民最有幫助的需求。所以當國際救援組織紛紛撤離,慈濟人仍然不離不棄,從災情剛發生的緊急救援物資發放,到三百多頂災民臨時棲身之所的帳篷區的設置;從義診與醫藥救護的源源啟動,到六百五十戶永久大愛村的規畫興建;從關懷災區學童的就學到學校的援建;從幫助災區人民的生計到職業訓練所的設立;從貼近災民的身心健康到醫療中心與社區千人大型活動中心等的建設,慈濟人的賑災計畫是那樣的細膩,那樣的全面,而賑災工作的執行,又是那樣的落實,那樣的一絲不苟,慈濟人「感恩、尊重、愛」的理念與態度,讓災區民眾視慈濟人如親人,而慈濟人也愛他們如至親,真正做到了「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我們都是一家人」的境界。

秉持證嚴上人對災區援建必須做到最高品質的要求,慈濟建築委員們長期不分寒暑,定期穿梭於漢班托塔與台灣之間,對大愛村的整體設計;永久屋的造型要求;建材質量的審慎選取;施工方法的安全講究;公共設施的整體配套;整村景觀的綠化工程,建築委員們不僅付出了他們的專業,也付出了他們的智慧和心血,讓漢班托塔慈濟大愛村成為災區重建的亮點,成為國際NGO災區重建的楷模。

現在,凡是到過漢班托塔慈濟大愛村的人,都會驚訝於大愛村的美觀與和諧,驚訝於村民的和樂與親切,絲毫看不出他們曾經遭遇過一場世紀大災難的衝擊,也看不出他們災難過後應有的心理陰霾與創傷。

尤其慈濟援建的慈濟中學,美侖美奐,讓人驚艷,原屬縣立層級的中學,省長蒞臨參觀後,認為學校建築的質量與設備都達到省級以上標準,應屬省級學校,於是要求改為省立;而國家教育部長來校參觀後,又以學校建築的美善,全國少有,不應僅屬於省級而已,應改為國立,所以現在慈濟漢班托塔援建的這所中學,正式的名稱就叫「國立慈濟中學」。由此可見,慈濟援建的學校,是多麼受到斯里蘭卡教育當局的肯定與重視。

這只是慈濟協助斯里蘭卡災後重建的一個小插曲,其實慈濟在賑災與援建過程中,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不勝枚舉,為了不讓這些動人的故事埋沒在歷史的記憶裡,也為了讓南亞海嘯悲壯的賑災史實得以保存與傳頌,《經典》雜誌已將它整理成書,這是經過漫漫六年時間,點點滴滴如實記錄而成,其中有許許多多志工的無私奉獻,也有許許多多光輝人性的良善互動。我們常想:天地果真不仁?那麼,為何災後天地總給萬物帶來新生;人類果真不義?那麼,為何災後人類總會相互扶持?

人類從大自然災害中確實可以獲得許多深刻啟示,可惜人類總是健忘與怠忽,未能從啟示中獲得助益。中國古代哲人將天、地、人稱為三才。他們強調:三者之間應取得相互平衡與和諧。但由於人類的自大與無明,讓我們不懂得在大自然的面前謙恭自省。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如此,伊朗巴姆城地震如此,南亞大海嘯如此,四川汶川大地震如此,日本這次強震所引發的大海嘯亦復如此。「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記取歷史教訓,常存憂患意識就是當代人們應有的作為與功課。

斯里蘭卡,這個世界古老的佛國,經過南亞大海嘯的蹂躪,固然一度遍體麟傷,但在大愛的膚慰與協助下,現在又是印度洋中的一顆閃亮明珠了,但願這顆璀璨的明珠,永遠明亮,不再蒙塵。

僅以這本書的出版,悼念在南亞海嘯喪生的每一個人,也僅以這本書向所有為災區獻出愛心的每一位志工致敬,我們相信:「希望來自人類的互助。」也只有在人類的相互扶持下,太陽才會依然升起,世界才會依然美麗。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佛國明珠重璀璨-慈濟斯里蘭卡援助”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

全館即時榜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