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館即時榜

編輯推薦

特價

紫柏真可──鐵膽禪僧

NT$342

明末佛教四大師之一,是一位性格威猛剛烈、慷慨激昂,終身脅不至地、修行精嚴的頭陀行者。

 

作者:釋智嚴編撰
ISBN:978-986-98029-6-3
出版日期:2020.01初版
400頁/15×21公分/軟精裝/雙色

8 件庫存

90折 省下 NT$38
SKU A115-008N 分類: , ,

描述

紫柏尊者,明末四大高僧之一;
個性剛烈,禪風直截,心繫眾生,
甚有荷擔如來家業之手眼與氣魄!
其推動重刻大藏經之千秋大業;
戮力興復寺院、贖回高僧骨塔;
為營救素昧平生之遭陷官員奔忙;
頗有滌蕩人間不平事之氣概!
卻因冤案而於獄中慨然圓寂……
其凜然風骨,正如憨山大師所贊:
荷擔正法,純剛煉就肩頭;
徹底為人,生鐵鑄成肝膽!

紫柏真可(西元1543~1603年)明末佛教四大師之一,是一位性格威猛剛烈、慷慨激昂,終身脅不至地、修行精嚴的頭陀行者。
為了改革明代叢林游談無根、捨棄經教,及心學之狂禪等禪學的流弊,真可將時下禪風轉為禪教一致、智證雙弘的修學風格。面對明末政治的紛擾、百姓疾苦及教界的傾頹,提出「老憨不歸」、「礦稅不止」、「傳燈未續」的平生三大負。無論出世或入世,他都懷抱著捨我其誰、直下承擔的使命感,可謂是積極傳法與救拔眾生的菩薩。

 


目錄

〔編輯序〕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紫柏真可與晚明佛教之開展    闞正宗

〔編撰者序〕事來方見英雄骨!

示現

緣起:動盪的明末

天下之勢,如鼎沸同煎,無一片安樂之地。貧富盡傾,農商交困,流離遷徙,賣子拋妻,哭泣道途,蕭條巷陌。

政治方面

經濟方面

陽明心學的崛起與傳播

第一章 誕生成長

師生五歲,不語,時有異僧過其門,摩頂而謂其父曰:「此兒出家,當為天人師。」言訖,忽不見,師遂能語。

誕生的所在

行腳僧之預言

剛烈任俠的少年時代

第二章 出家受戒閉關

聞僧夜誦八十八佛名,師心大快悅。侵晨,入覺室,曰:「吾人有大寶,何以汙在此中耶?」……遂禮覺為師。

至虎丘遇明師

精進修行、不入法系

俠客風骨、嚴守戒律

發願振興佛教

第三章 雲遊天下,參師訪道

古之成大器於當世者,無一人不從行腳中來也。若不?遊知識之門,歷煉鉗鎚之下,而欲成器者,未之有也。

行腳天下

疑情與禪悟

看話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脫去一層還一層

歸吳弘化

對「冬瓜印子」的批判

第四章 發願重刻大藏經

但恐辦心不真,真則何慮無成?且堂堂大明,反不若宋元之盛哉!……老漢雖不敏,敢為刻藏之旗鼓。

發願刻印方冊大藏經

密藏道開承擔刻經重任

嘉興楞嚴寺的興復

返吳門度明覺

東海牢山會憨山

籌募刻藏資金

於五臺山妙德庵開刻藏經

經場南遷至浙江徑山

道開悄然隱遁

後傳弟子相繼於刻場

復化城寺貯藏經板

利根繼慶完成刻藏大業

第五章 平生三大負

老憨不歸,則我出世一大負;礦稅不止,則我救世一大負;《傳燈》未續,則我慧命一大負。

誓願恢復歸宗寺

作《長松茹退》

方外摯交湯顯祖

度化關門弟子——澹居法鎧

痛責己身三十棒

再訪石經山,發現佛舍利

摯友憨山德清

反對礦稅、營救吳寶秀

第六章 癸卯冤獄

三十竹篦償宿債,罪名輕重又何如?

痛為法界誰能薦,一笑相酬有太虛。

「妖書案」牽連

遭捕入獄審訊

圜中自在說法

坐化如脫敝屣

靈骨歸於文殊臺

影響

壹.著作

今觀其法語,精悍決裂,猶足令頑夫廉、懦夫立,柔情魅骨,不覺冰消瓦解。幸細細留心,必羹牆寤寐見之。

著作集結過程

著作內容簡介

著作風格

思想

故吾勸出家在家,有志於斷生死、割煩惱者,於毗舍浮佛偈能信持之;持久熏熟,則身心執受之障,終有消釋時在。

禪法思想

戒律思想

淨土思想

唯識思想

華嚴思想

會通思想

傳承弟子

歲寒霜雪,紫柏用光;其道既光,門庭益峻。壁立懸崖,大有徑庭;望之者栗,親之者退;棘棒一條,全無忌諱。

密藏道開

性田

澹居法鎧

附錄

紫柏尊者年譜

參考資料


 

 

【推薦序】

紫柏真可與晚明佛教之開展

◎闞正宗(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副教授)

智嚴法師以紫柏真可為題,重寫大師的生平記事,全書六章,從紫柏的誕生成長、出家受戒、參師訪道、發願刻經到癸卯冤獄,貫穿其一生,同時也把紫柏在禪法、戒律、淨土、唯識、華嚴等思想影響一一闡明,可說是全面之作。今索序於吾,謹以閱後聊贅數語,表示出版祝賀。

明朝是純漢民族所建立的國家,朱元璋建國之後,一方面保護佛教,一方面限制佛教。他對佛教採取四種政策:一、重禮法;二、拔擢儒僧還俗出仕;三、將元朝本有「禪、講、律」三種寺院,改為「禪、講、教」;四、建立僧官制度。

洪武十五年(西元一三八二年)朱元璋將僧人規定為「禪、講、教」三種型態:「禪」,即指禪門各宗;「講」,則專門注重研修講說佛教義理的天台、華嚴諸宗;「教」,則是指專門念誦真言密咒,演行瑜伽顯密法事儀式者。然而,隨著歷朝的演變與社會變遷,逐漸產生弊病。

由於教僧(經懺僧)因應付需要,必須與民眾頻頻接觸,洪武二十四年(一三九一)特別頒布了「申明佛教榜冊」,榜冊內容詳盡規定「道場諸品經咒布施」及「陳設諸佛像、香燈、供給」的價格,例如:誦一部《華嚴經》,錢一萬文;《般若經》,錢一萬文。這致使僧侶在明朝不斷地朝商業化、職業化發展。

僧官制度建立後,對僧人活動的管束愈來愈嚴格,洪武二十七年(一三九四)訂「趨避條例」,強調:僧俗不可混淆,不可在城鎮居住,不可奔走市村化緣,鼓勵僧人山林清修,信眾聽經聞法,必須需到寺院。而「砧基道人」設立,目的在防堵僧人與官方勾結,同時避免俗化。據《明實錄·太祖實錄》:「(洪武)二十三年命禮部榜示天下僧寺道觀,凡歸併大寺,設砧基道人一人,以主差稅。」「砧基道人」負責處理寺院的錢糧出納、官府往來等俗務。不過,實際情況正好相反;在經懺僧成為主流的發展下,俗化已不可免。

明朝中後葉,佛教衰敗已極,加上教團統合機構的完備,晚明四大師:雲棲祩宏(一五三五至一六一五)、紫柏真可(一五四三至一六〇三)、憨山德清(一五四六至一六二三)、蕅益智旭(一五九九至一六五五)的出現,正是反映時代改革的需要。雲棲、紫柏、憨山三人幾乎同輩,只是不同時間投入遍融門下;三人彼此交往,為復興佛教而努力。

紫柏所處的晚明佛教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從湛然圓澄的觀察可知一二。他指出:

太祖將禪教、瑜伽開為二門,禪門受戒為度,應門納牒為度。自嘉靖間,迄今五十年,不開戒壇;而禪家者流,無可憑據,散漫四方。致使玉石同焚,金口莫辨。

經懺佛教的盛行與嘉靖以降數十年不傳戒的結果,良莠不齊、僧俗莫辨,佛教玉石俱焚。

紫柏真可正是出身於這樣的大時代。紫柏師事燕京大千佛寺遍融學華嚴,與雲棲祩宏同一師門。紫柏思想雖也是融合各宗,但他的功績是在各地恢復寺塔,同時與憨山德清在萬曆十七年(一五八九)間於五臺山刊刻大藏經;四年後,轉移到杭州徑山寂照庵;最終於在清康熙年間完成,即是後世所稱之《嘉興藏》。紫柏的貢獻功不可沒。

神宗萬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為籌措宮殿的營造費用,開徵礦產稅;江西南康太守吳寶秀,因未遵課稅命令,被逮捕下獄,紫柏乃挺身至京師營救。之後因受株連,橫遭冤獄,萬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寂於獄中。

晚明四大師的研究汗牛充棟,紫柏大師的研究頗不乏其人,僅臺灣就有:釋果祥《紫柏大師研究——以生平為中心》(東初出版社,一九九〇);張國紅《嘉興藏的發起人——紫柏大師傳》(佛光文化出版社,一九九六);蕭本雄《達觀俠義僧——紫柏大師》(法鼓文化出版社,一九九七);范佳玲《紫柏大師生平及其思想研究》(法鼓文化出版社,二〇〇一)。這些前人的研究,確立紫柏真可在晚明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形塑紫柏與佛教的樣貌,兩者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而本書在這些基礎上向前推進,頗為及時。

紫柏所處的明代佛學,繼承唐宋以後的思想,具有各宗融合的傾向,進而成為一個獨特的統合佛教;它沒有如隋唐各宗競興的蓬勃氣勢,只是純粹一宗的教義。明代佛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衰退的;但由於當時的思想界多呈現統一融合思想,佛教亦有相同之風潮。從本書的研究,也可一窺紫柏深具各宗思想融和的背景。

智嚴法師的新書即將出版,他的努力與用功完全可在本書裡看見。雖然本書以通俗出版為主,未能以學術規範呈現,但瑕不掩瑜,作為慈濟人文志業中心編撰的高僧傳叢書之一,完全當之無愧。是為序。

【編撰者序】

事來方見英雄骨! 

明末佛教四大師之一的紫柏尊者達觀真可(西元一五四三至一六〇三年),是一位性格威猛剛烈、慷慨激昂,終身脅不至地、修行精嚴的頭陀行者。聖嚴法師曾評語:

這是一位性熱如火,剛健直質的禪者;在中國佛教史上,除了天台宗的南嶽慧思禪師(五一五至五七七)有予人以頗相類似的印象之外,尚難找到第三位。

從紫柏尊者赴難前回覆友人信中所云「吾勇斷髮如斷頭,而今更有何頭可斷」的句子來看,他的行止風格更像一個為義赴死的英雄豪傑;他那勇於承擔的英雄氣魄,確是中國佛教史上極少見的一位高僧大德。

紫柏尊者的生平經歷可分為少年、青壯年、暮年三個時期。少年時期,他原本是一個飲酒恃氣、個性剛烈正直、任俠好義的血性男兒;偶然與明覺禪師的相遇,不僅開啟了紫柏修行的道路,也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接著,青壯年期的紫柏成為復興佛門的勇猛豪傑;他行腳遊方,參訪名山聖賢,並以復興佛寺及刻印《方冊大藏經》為弘法職志,盡畢生之力,努力推行,使得當時宗風為之一振。

紫柏為了改革明代叢林游談無根、捨棄經教,以及心學之狂禪等禪學的流弊,重振綱宗,再倡「文字禪」,提出叢林盲師七大錯之批判;不僅使得宋代蘇軾及惠洪覺範(一〇七一至一一二八)一系的文字禪思想重新受到重視,也將禪風轉為禪教一致、智證雙弘的修學風格。紫柏重視文字般若,以經教聖言量引導學人,而非盲目修行,可說是明末佛教改革復興的推手。

暮年時期的紫柏,忠義慈悲。雖然身為出家僧侶,但他熱心經世,深感百姓受礦稅之苦,因而大聲疾呼廢除礦稅;不顧自身安危,多次奔走營救獲罪之居士、法侶;面對明末政治的紛擾、百姓疾苦以及教界的傾頹,提出「老憨不歸」、「礦稅不止」、「傳燈未續」的平生三大負。從他的「三大負」就可知道,紫柏一生致力於佛門之復興與礦稅之停罷,對出世、入世都懷抱著捨我其誰的使命感,可說是積極傳法與救拔眾生之菩薩。

值得注意的是,紫柏受「妖書事件」牽連而入獄,除了是因其善惡分明的性格得罪了不少權貴官宦而受到誣陷外,也說明當時政治的紊亂。紫柏為弘揚教法因而受到牽連,最後坐化於東廠錦衣衛獄中。

與其他三位大師——蓮池、憨山、蕅益——相較,紫柏尊者住世的時間最短、著作最少,也較少為後世所注意;但是,由於他的詩才高明,隨手拈來皆成佳句,常與法侶居士相互應答酬贈,促進當時僧人論詩的風氣。江南的文人與他交遊的頗多,受他影響的人更不在少數;加上與官宦世族相交往,在京城頗具影響力,所以紫柏尊者在晚明佛教界的地位相當崇高。明代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七〈釋道〉卷的「禪林諸名宿」條中,還將他與蓮池袾宏並列,稱為「兩大宗主」。在憨山大師的〈紫柏老人集序〉云:「足跡所致半天下,無論宰官居士,望影歸心,見形折節者,不可億計。」可見尊者在當世社會人心影響之深廣,其重要性正如憨山所言:「正法可無臨濟德山,末法不可無此老也。」又云:

末法降心,力拔生死之根,如一人與萬人敵者,予獨見師其人也。睹其發強剛毅勇猛之氣,往往獨露於毫端;如巨靈揮斤,真所謂與煩惱魔、欲魔、死魔共戰,竟能超越死生,如脫敝屣,可謂戰勝有功者也。

這正是紫柏尊者一生行誼的最佳註腳。其雖身陷獄中,受杖刑之苦,尚能「自在」為前來探視的弟子說法,弘法不輟;心無罣礙、無恐怖,早已勘破生死關,軀體的生死對他而言只不過是「解脫鶻臭弊衣」而已。最後從容的擇時脫化,以及死後的肉身不壞與荼毗後留下的無數舍利,這些事蹟都是他一生真修實證的最佳證明。

聖嚴法師曾說:

紫柏尊者,與其說他在佛教思想上的貢獻,不如說他在作為一個禪師的直心直行,以及作為一個僧侶的護法衛教的弘毅精神,有給人以急起努力的振奮作用。

當編者完稿之時,深深感受這股振奮的力量,尤其臨終偈之首句,「事來方見英雄骨」,充分展現他這一生不凡的英雄氣概,最為撼動人心!

本書主要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闡述紫柏大師的生平事蹟,主要參考憨山大師的〈達觀大師塔銘〉、陸符的《紫柏尊者傳略》,及其相關資料,分六章介紹。第二部分是影響,包括紫柏尊者的主要佛學思想、重要著作,及其傳承弟子。

藉由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出版《高僧傳》系列叢書的因緣,編者很有福報,認識了五百年前的明末高僧大德紫柏尊者,經歷了一趟跨越時空的參學之旅,深深被紫柏尊者直下承擔的英雄氣魄所感動。他個人的修持是相當嚴謹而且喜好苦行,但沒有因此而離群索居、隱遁深山去自修自證,反而積極地投入全部的生命,護法衛教、力挽狂瀾於既倒;於佛門中,樹立了大乘菩薩最佳的典範!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紫柏真可──鐵膽禪僧”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

全館即時榜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