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館即時榜

編輯推薦

特價

海峽-文明的交會與分野

NT$1,080

透過十條海上咽喉,從歷史、經濟、族群、宗教、文化等層面觀看兩岸關係與台灣的對照,打開海洋國家的視野。

 

作者:潘美玲、陳世慧、居芮筠、黃子珊、郭怡青
ISBN:9789866292170
出版日期:2011.8初版
224頁/ 19x26cm/ 精裝/ 彩色

10 件庫存

90折 省下 NT$120
SKU A101-040N 分類: , , ,

描述

海峽的故事,錯綜複雜地上演在各地的兩岸之間。作為國界,有人出兵把關,有人挖隧道連結;作為屏障,也許分離了同屬一個文化圈的民族,也許斷絕了兩岸之間的交流;作為橋梁,則是促進兩岸交流、連結世界的經濟文化管道。

如同台灣海峽,英吉利海峽刻畫出英法兩國乃至歐洲大陸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島陸情結;朝鮮海峽見證了近代亞洲從殖民年代到美俄冷戰的滄桑;麻六甲海峽攸關牽動世界經濟的能源運輸,自古即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塞。

台灣,位處東亞島弧重要的戰略位置,對於四周環海的島國而言,海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身為島嶼之民,海峽是連結世界重要的關節,本書透過十條海上咽喉,從歷史、經濟、族群、宗教、文化等層面觀看兩岸關係與台灣的對照,打開海洋國家的視野。

全書分為「島陸分合」、「洲際交會」、「戰略通道」、「台海兩岸」四個篇章:「島陸分合」篇從海權時代歐亞的兩大帝國開始,探討島與陸的關係;「洲際交會」篇包括分界歐亞與歐非的海峽,見證兩洲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衝突;「戰略通道」篇包括歐亞的兩大航運樞紐,觀看複雜的國際關係;最後,「台海兩岸」篇回首台灣海峽從橋梁到分界的前因後果。

獲獎紀錄

2011年榮獲金鼎獎雜誌類最佳攝影獎

目錄

推薦序
畫船兒載不動許多愁 王端正
欲拒?還迎?海峽兩岸間 王志宏

島陸分合
.英吉利海峽 舊帝國與新歐洲 撰文/居芮筠 攝影/安培淂
.朝鮮海峽 百年波濤東北亞 撰文/郭怡青 攝影/陳弘岱
.保克海峽 失落的南亞橋梁 撰文/郭怡青 攝影/徐安隆
.柔佛海峽 分隔星馬的鴻溝 撰文/黃子珊 攝影/陳弘岱

洲際交會
.博斯普魯斯海峽 徘徊在歐亞之門 撰文/居芮筠 攝影/安培淂
.直布羅陀海峽 戌守地中海之門 撰文/居芮筠 攝影/安培淂

戰略通道
.麻六甲海峽 牽動世界的水脈 撰文/黃子珊 攝影/陳弘岱
.曼德海峽 動盪不安亞丁灣 撰文/居芮筠 攝影/安培淂
.巴士海峽 第一島鏈的咽喉 撰文/陳世慧 攝影/陳弘岱

台海兩岸
.台灣海峽 太平洋上的探戈 撰文/潘美玲 攝影/劉子正

 

 

【精采篇章預覽】

英吉利海峽 島與陸的藕斷絲連

撰文/居芮筠(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夏天走到三分之一的刻度時,今年席捲歐洲的熱浪,在英國東南方的多佛(Dover)已就定位,靜靜醞釀著。早上九點,炙陽下的多佛卵石灘,已聚集了不少民眾,戲水解暑,我則聚焦於海中的泳客,他們如空中成群的鳥兒,一字排開地劃過眼前。

泳客的秩序來自於岸上一位老太太嚴謹的目光,她是弗麗達,是創下泳渡英吉利海峽共四十三趟紀錄、榮獲「英吉利海峽之后」美名的史崔特(Alison Streeter)之母,人稱「將軍」的弗麗達熟稔海泳,寡言中透著威嚴,正在執行泳渡英吉利海峽的例行訓練。

去年以十五個小時游完全程的考夫勒對我說:「泳渡英吉利海峽最大的挑戰不是生理而是來自心理。」但每年報名參加泳渡的人,都不是專業運動員,再平凡不過的他們,從十四歲至七十二歲不等,都為泳渡所瘋狂。

除了傳統航海之外,以各種非正統方式穿越英吉利海峽的嘗試,在歷史上並不鮮見。最早的穿越海峽紀錄,始於一七八五年布隆卡(J. P. Blanchard)和傑弗瑞(John Jeffries)乘坐熱氣球飄抵法國;一八七五年,韋布(Matthew Webb)船長成為史上首位成功泳渡海峽的人;一九○九年,法國飛行員布雷修(Louis Blériot)首次駕飛機橫越海峽;隔年,英國勞斯萊斯公司的創辦人之一勞斯(Charles Rolls),以自行研發引擎的飛機,來回飛越英吉利海峽。

雖然泳客們支支吾吾,無法為泳渡英吉利海峽的執著,解釋出什麼大道理,但可以確定的是,人類想要跨越鴻溝界線、抵達彼岸的嚮往,從來沒有間斷過,無論是作為島嶼、渴望向外界證明存在的英國,或者歐洲大陸上近水樓台、始終覬覦英國的法國,皆是如此。

奈何被英吉利海峽分隔兩岸的英法,交往的過程並不順遂。早在一八○二年,法國工程師馬提爾(Albert Mathieu)即提出了第一份英法海底隧道的設計,不過當時的探測和挖掘技術皆不到位,加上國際政局不穩,慶幸有海峽作為天然屏障的英國,深懼當時風雲叱吒的拿破崙大軍,會借隧道之力侵略該國,將聯姻演變成悲劇收場。

海底隧道一波三折

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保護和猜忌,英國終究無法忽視其先天懸於歐洲大陸外的孤島特質,據統計,當時搭乘蒸氣船往返英法兩岸的旅客中,英國人占了總人次的四分之三。飽受天候和海流阻撓的英國人,終於漸次地打開心防,兩岸於一八八○年正式開挖穿越英吉利海峽的海底隧道。

然而,躊躇不定的英國,一如它的天氣般反覆無常,隧道開工甫三年,宏偉的工程藍圖再度猝死於英國對法國的龐然恐懼之中。計畫旋即被冷凍了約莫一個世紀,爾後歷經歐洲共同市場的整合和石油危機的阻礙,一九八六年,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與法國總統密特朗所簽訂的〈坎特伯利條約〉(Treaty of Canterbury),終於為兩國的數度分合畫下句點,英法海底隧道工程重新啟動,也將兩岸原本以海為依歸的國界,推進到了隧道的中點。

在英法海底隧道的法國科蓋爾(Coquelles)站,一輛運輸列車甫才抵達,從英國方向來的大貨車魚貫而出,英法隧道講究的是效率,英法海底隧道公司(Eurotunnel)法國對外關係負責人蘇冬(Frédéric Sudant)說:「平均每輛車的登記時間是四十二秒,而且根據計算結果,我們會將裝卸共六十輛貨車的時間,控制在二十六分鐘之內,以發揮最大功率。」

經由特殊設計的車廂,分別可承載大卡車、小客車、徒步旅客和貨物,據統計,英法海底隧道平均每日的使用量為:二萬一千次乘客、五千二百五十輛客車、一百五十輛公車、二千五百輛卡車,以及二萬七千噸貨物。自一九九四年隧道營運至今,共有二億五千萬人次使用海底隧道,將近英法兩國人口總和的兩倍。

~更多詳細內容歡迎選購~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海峽-文明的交會與分野”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

您可能也喜歡…

全館即時榜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