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蓊鬱山林,山高水急,拓墾先民多仰賴航運往來交通 每逢暴雨,台灣即成了被濁流大河所阻絕的無數孤島 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將清代官道與日本陸軍路拓寬連結為縱貫道 這條戰後被編號為台一線的大道,是第一條統一台灣南北之路。
一九五○年代,公路局大舉造橋鋪路,重建戰後的台灣 在中央山脈的深處,上萬榮民開鑿出人定勝天的神話 在花東後山的臂彎,無數旅人追索著夢土的蜿蜒旅途 此時的道路是經濟發展的象徵,亦是庄腳青年離鄉難返的痕跡。
當密密麻麻的高架道路分割了城市最後的天際線,當最後一道純淨的海岸線終究被環島公路及消波塊所圍攏;今日,經典雜誌以步履及鏡頭重新回溯道路的本義與流變!
緊貼地面的凝視、盤旋天際的俯覽,記錄下一段福爾摩沙的公路史詩…
道路,對台灣原住民來說,是獵人追逐獵物的小徑、是取水婦女在溪谷踩踏出的足跡,更是祖先遷移的路線。清領時期的內陸交通仰賴東西向的河運,台灣如同是被湍急溪流所隔開的不同島嶼,而簡陋牛車道一遇颱風即會偏移改道,甚至湮沒於蔓草之間。
二十世紀初,殖民政權整修了縱貫公路,是第一條「統一」台灣南北的道路。經歷了太平洋戰爭時的全面轟炸,乃至戰後美援的大量挹注,公路局的奮發自強,一九五四年,第一條省道全線鋪設瀝青。而如今,三十二條的省道、十四條的快速道路、八條高速公路,密密麻麻的水泥路網切割著島嶼最後的天際線。
從渴盼道路到懷疑道路,這漫長的旅程,正是台灣由百廢待舉、經濟起飛、相信人定勝天,最後又復返原點,重新檢視人與土地的歷程。族群的遷移、時代的變遷、生態環境的改變、產業的興衰……,每段看似灰撲撲的路面,地基俱是滿滿的故事。
經典雜誌費時十八個月,陸續探訪十一條經典省道。依著道路的連結,每一部分的島嶼開拓史也因此有了動線,串接著區域發展與人文繁茂,而隨著時空的改變與當下現場的採訪而逐條拼湊起來的,赫然就是「台灣脈動」。
獲獎紀錄
2008年榮獲金鼎獎雜誌類最佳專題報導獎
2009年榮獲金鼎獎最佳圖書主編獎
目錄
推薦序
「大道」之行也,天下「唯功」? 撰文/王端正
台灣上路 撰文/王志宏
楔子
與時俱進台灣路 撰文/陳世慧
統一台灣之路 西部縱貫公路台一線 撰文/林獻瑞、陳世慧 圖片/經典雜誌攝影組輯
穿梭山海之間 北部濱海公路台二線 撰文/陳世慧 圖片/經典雜誌攝影組輯
蜿蜒豐饒丘陵 內山縱貫公路台三線 撰文/陳世慧 攝影/蕭耀華等
攀越溪壑雲端 北部橫貫公路台七線 撰文/林日揚 攝影/蕭耀華等
空中寫真─淡水河 撰文/蔡文村 攝影/齊柏林
放逐與允諾之地 東部縱貫公路台九線 撰文/陳世慧 攝影/安培淂等
空中寫真─花東縱谷 撰文/蔡文村 攝影/齊柏林
後山後慢板快奏 東海岸公路台十一線 撰文/鄭鼎民 圖片/經典雜誌攝影組輯
風頭水尾海口人 西部濱海公路台十七線 撰文/陳世慧 攝影/蕭耀華等
空中寫真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 撰文/蔡文村 攝影/齊柏林
斷裂的長廊 中部橫貫公路台八線及供應線 撰文/林日揚 攝影/劉衍逸等
空中寫真 太魯閣國家公園 撰文/蔡文村 攝影/齊柏林
隱匿與生機 山岳公路台二十一線 撰文/鄭鼎民 攝影/劉衍逸等
空中寫真 玉山國家公園 撰文/蔡文村 攝影/齊柏林
路漫關山重 南部橫貫公路台二十線 撰文/陳世慧 攝影/安培淂等
空中寫真 荖濃溪 撰文/蔡文村 攝影/齊柏林
未竟的海岸線 南部濱海公路台二十六線 撰文/陳世慧 攝影/劉衍逸等
空中寫真 恆春半島 撰文/蔡文村 攝影/齊柏林
規格說明
攝影:齊柏林、劉衍逸、蕭耀華等
ISBN:9789868361850
2008.4初版/ 288頁/ 19x26cm/ 精裝/ 彩色
推薦專文
【推薦序】
台灣脈動 與時俱進台灣路
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二○○八年三月三日,距離總統選舉不到二十天,當環保署卻在這當下,決定有條件通過蘇花高的興建時,住在花蓮縣瑞穗鄉、緊鄰著台九線旁的農民林盛隆嘆了口氣說:「這次,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過去,林盛隆最怕的就是遇到颱風季節。眼看著其他地區的菜農,每遇風災,菜價就能飆高到平常的好幾倍,回頭看他自己種的韭菜、龍鬚菜和文旦,只因為花蓮對外的唯一通道蘇花路段,逢雨必坍,別說蔬菜想賣好價錢了,就是連想運送到台北,也根本寸步難移。
事實上,林盛隆的那口氣,在胸口悶了將近八年。從二○○○年蘇花高通過環評開始,花東地區的民眾,都以為這下子一定會建了;豈知,迄今都過了八年,就像一個小孩生下來都八歲了,但卡在入學許可的爭議上,到現在還是無法就學。
同一時間,反對興建的人士,卻對政府選前釋放大利多,深覺不以為然。「很明顯的,這是在綁選票,不是嗎?從來沒有人說不要建設花東,但『建設』地方不能用『破壞』的方式,否則,花東將陷於永劫不復的境地。」長期投入反對蘇花高興建的花蓮環保聯盟祕書長鍾寶珠,不掩失望地說。
細數蘇花高的爭議,從一九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前交通部長張建邦推動環島高速公路網的建設,「蘇花高」三字首次出現;接下來,一連串的環評、審查、宣布開建、暫停開建,搞得不只是花東人心浮氣躁,就是其他地區的居民,也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在此之前,雪山隧道雖因工程行經六處斷層、九十八處剪裂帶,及三十六處地下湧泉,通車時程比預估的一九九八年足足晚了八年;但隧道畢竟是通車了,而且通車當天,還人滿為患,吸引眾多人想一嘗「台北—宜蘭一日遊」的滋味。
然而,受到雪隧完工後仍不時滲水,加上它的貫通,一年多下來並沒有加速宜蘭地區的發展,反而造成坪林等沿線鄉鎮的沒落,大家對蘇花高的未來,於是抱持著更大的疑慮。
一條道路,造成如此之大的爭議,對於這樣的事,我們究竟該喜?還是悲?回顧台灣公路的發展,同樣的情況,幾乎不曾發生過。
姑且不論漢人尚未登陸台灣之前、原住民是主要住民,與漢人登陸以後,清代時道路修築的情形,日治時代,殖民政府將清代官道與陸軍路拓寬連結為縱貫道,讓過往為湍急河水所阻、形同無數孤島的台灣,終於得到統一;光復初期,台灣民生凋敝,是台一線的修復,讓最初的復甦得以展開。
五○年代,台一線全線鋪設柏油路面,台灣的經濟,也跟著有了起色。六○年代,眼見民生逐漸富裕,而這一切都是公路帶來的轉變,到了七○年代,台灣的地表,不但誕生了首條高速公路,同一時間,台灣的道路也像血管般,延伸到台灣的各個角落。
漫漫公路史
一直到今天,台灣不但有路,還有很多路。根據公路局的統計,截至二○○七年底為止,台灣共計有三十二條省道、一百條縣道、八條高速公路、十四條快速道路(以上皆不含支線),更別提其他不計其數的鄉道、產業道路以及聯絡道路等等。
若把道路換算成公里數,同一時間內,台灣公路總長達兩萬一千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近一千公里、省道約四千八百多公里,縣道有三千三百多公里,鄉道近一萬兩千多公里,總和這些數字,台灣幾乎每一百平方公里,就存在著約六十公里的道路,而這些,還不包括台北與高雄兩個直轄市的道路。
如樹根盤根錯節,台灣的每一條路,曾經都在台灣不同的階段,因應不同區域的不同需求而產生。
拿最早開發的西部來說,當穿越平原地帶的縱貫路台一線與中山高,交通量日益飽和,為了紓解壅塞,也為開發丘陵與濱海地區、縮短城鄉差距,台三線與台十七線等,遂在此時先後出現。
「台三線最初拓建的目的,就是要促進內山一帶的經濟。」前公路總局局長嚴啟昌,是主導台三線修闢的推手。一九八五年,當前行政院長俞國華提出十二項經濟建設後,他隨即奉命著手規畫,屬於交通項下的台三線。
嚴前局長表示,剛開始因為台三線行經的內山地區人口不多,審核單位經建會,還曾以不符經濟效益為由發出異議,使台三線的拓寬的計畫差點生變。但幾經辯論,只因嚴前局長以一句,「只要交通建設得好,自然會帶動地方繁榮」,不但贏得最後的拍板定案,台三線,也得以原有的計畫進行。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