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披瀝出台灣與世界各角落相關涉的歷史鉤沉,藉由一系列源自十七至十九世紀間西方世界,而與台灣的文化、宗教、政經發展有過影響的人物書寫,透由不同角度的側記勾勒,提供非比以往的歷史觀點,讓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承載與積澱更加豐厚。
十三年前,經典與Lambert合作出版《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我們嘗試將十六到十九世紀來過台灣的探險者、軍人與傳教士等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荷文等,在其國家書寫與出版的關於台灣的見聞片段,或是從書商或是舊貨市場艱辛的找出,結輯出版,填補了台灣近代史的諸多空白。而再次與Lambert合作的《福爾摩沙拾遺》,則是由Lambert陸續分訪自十八世紀以降,對台灣的發展與經營有著影響的西方人士其後代與家鄉。藉由在地化的研究,呈現這些西方歷史人物的文化背景。經由採訪專家、蒐集歷史照片、結合史料、古地圖及相關藝術品,乃至他們的後代遺緒,來回應他們在台灣歷史曾經扮演的角色,並從中發掘鮮為人知的幽微史事。
生為台灣人,應知台灣事。對於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知祖先之所從來,知祖先及土地曾經過往,除了透過大歷史的書寫,經由不同角度、人物的側記勾勒,或也能提供不同以往的歷史觀點,讓這塊土地的歷史承載與積澱更加豐厚,這是《經典》關懷台灣、推出《福爾摩沙拾遺》的初衷。
專文推薦
從西方人塵封已久的史料 了解我們的故鄉台灣 / 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匠人丟棄之石建造的歷史之屋 /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專文導讀
溯古追今的《福爾摩沙拾遺》 / 陳國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目錄
推薦序 / 從西方人塵封已久的史料 了解我們的故鄉台灣 賴其萬
推薦序 / 匠人丟棄之石建造的歷史之屋 翁佳音
作者序 / 不同以往的福爾摩沙研究視野 藍柏(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
導 讀 / 溯古追今的《福爾摩沙拾遺》 陳國棟
軍事經略 海外拓殖
尋找新荷恩: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台澎拓墾
末代長官揆一:荷蘭貽誤失台始末
貝紐夫斯基:真假交錯的東海岸歷險
洋基客寶島探遊:十九世紀的美國據台大夢
大南澳事件鉤沉:德意志的台灣殖民夢
約翰.陶德:台灣烏龍茶之父
李仙得將軍:運籌帷幄的外交官
孤拔上將:消失在歷史洪流的人物
宣教醫藥 海島搜奇
亨伯魯克牧師:臨危無懼的祈禱者
郭士立與科林森:十九世紀初罕見英國探查報告
郇和:台灣動植物考察先驅
長老教會牧師:台灣近代文明推手
黑面朱利安:外國攝影師眼底台灣
英國醫師群像:為台灣撒下西醫種子
保羅.伊比斯:外國軍官之台灣原民見聞
美國記者達飛聲:用筆墨記錄烽火下的台灣
【推薦序】
匠人丟棄之石建造的歷史之屋
撰文/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老朋友Lambert「新」書在臺灣出版,我當然感慨與高興。書名謙稱「拾遺」,讀者若想成撿拾破爛、或黃昏市場剩菜,是難登學術殿堂的歷史題目,那就傲慢無知了。書中確實鉤沉出研究者不見得完全清楚的十七世紀,特別是十九世紀百餘年間,遠渡重洋來臺宣教、醫療、商業冒險,以及當行政官、軍人,與新聞記者、攝影家之事蹟。這些歐美洋人,國內鐵定不陌生。問題是,洋人曾發表相關臺灣文物,再來呢,他們下落如何?是否還留有未發表的材料值得繼續挖掘?若只是像某些人喜歡一直講、一直講荷蘭人經營臺灣,這樣有何意義?嚴肅的學術研究者,看起來比較少談這方面問題。
Lambert的《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於十幾年前由慈濟經典雜誌叢書出版後,在學術文化界內風評甚佳,不用我多說;枝葉隨風動搖的島國隱喻,相信不少人情緒也受感染。書出版後,Lambert繼續於舊書肆、舊貨市場,而且在圖書、檔案館中奮力收集不易找到的舊歐語圖文資料。我去過他家,還蠻驚豔他所收藏,可惜我非學術單位主管,無法決定洽購轉藏之事。幾年前,他根據所蒐集史料寫成兩大冊有關臺灣的英文稿,跟南天出版社魏德文老友來找我商量看公家有無意願資助出版。依然可惜,國內研究體制資源分配素有定向,不易再起爐灶。當時,文獻譯註名家、故友陳政三,倒是很熱切與Lambert討論本書中提到的美國記者達飛聲遺稿等事,而且有意合作將兩大冊英文稿再譯註出版。可惜再三,天不假年政三兄,此事遂寢。
幸虧經典雜誌的大小編以「福爾摩沙拾遺」專欄系列,陸續刊登了幾篇文章。譯者林金源先生,《風中之葉》翻譯就是出自其大手,原先我以為是另一認識的文史論客。在我應編輯諮詢幫過一些翻譯上的小問題後,才真正見識譯者功力深厚。他與Lambert有默契,最佳拍檔,讀者讀起來也輕鬆多了。現在我能作的,就是跟讀者講一下本書的價值,以及後續可供辯論的幾個面向。
本書的圖片,老實講有好多張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清晰翻攝。Lambert發表歷史圖片,不像國內學者一拿到就爭先掛名發表,他經過整理、研判而刊出。有些圖片在他整理的基礎上繼續解讀,可能會非常有意思。例如,其中有十九世紀末洋商買辦的契約、訴狀,後者內容有買辦人名「吳本掃」,除可研判是今何地人氏的祖先外,「本掃」之名總不免讓人舊時人名是否有不雅戲謔一面。進而,書中披露美國記者達飛聲報導1895年「大嬰兒」臺灣民主國的新聞紙,讀起來令人不勝欷噓,尤其在二十一世紀紙面新聞日益萎縮的今天。其他精彩圖,就留給讀者自己慢慢看,但記得不要光看圖說話。
內容還是有17世紀荷蘭牧師、長官的故事,其中講到揆一捐獻而葬於教堂墓地,我也長知識了。講18世紀貝紐夫斯基(M. A. Benyowsky)真假交錯的東海岸歷險,我以前寫的相關文章與他意見相同,只不過提出貝氏與東部原住民合作的戰爭,是誇張錯置,貝氏別有用心將在中國福建東山島的戰事挪移到東臺灣。本書再提此案,正表示「歷史事件」每隔一段時間,還是值得另討論。準此,書中提到宜蘭大南澳事件,我在由衷感謝Lambert示出當時簽約文件外,也細加解讀,才知德國人在南澳(Lamo)及大南澳(Talamo)交涉的原住民,除Atwook外,其餘頭目,如Piran (=Pinang)、Sabilang (= Uilan?)、Batoo(= Batto)、Rauai(= Yawai),應是南澳一帶的泰雅族。你看,這能說不是本書的貢獻?
那麼,Lambert會不會講錯,他是人,當然會。例如他提到1832年新教郭士立牧師航抵雲林的五條港,在我看來,是錯的,正確是臺南臺江內海的五條港;文中提到叛軍,指當年張丙事件。但這不妨害此書價值,書中正在展示著歷史得經常古今、國內外對話。尤其是〈尋找新荷恩〉這篇說荷蘭人曾試圖把臺南赤坎(Sakkam)改名荷恩(Hoorn),但失敗收場。這多少有公司高層職員要吹捧荷恩人出身的顧恩總督,是荷蘭殖民地命名異例。國內研究者多以為荷人來臺後,就跟國民黨一樣亂改臺灣地名。顧恩總督在印尼與荷恩故鄉原有雕像,雕像下場文中有述及,故鄉最後還是於碑文中另添註記而保留下來。相對的,不是鄭成功故鄉的臺灣,卻仍有為數不少的雕像疲累的站著。Lambert的書,會讓我們想到另一種諷刺的隱喻。
所以說,本書自謙拾遺,終竟還是可比擬是用匠人丟棄之石,另築起一座可參觀與比鄰的歷史之屋,值得我們推薦、購讀。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